2014 年 TED Taipei 中,火星爷爷所发表的一篇「跟没有借东西」演讲,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网路上超过 33 万人点击,概念简单,表达意念清晰、节奏明快,搭配他与生俱来的「没有」,的确打动许多人的心。
(影片来源:youtube)
你的「没有」,到底是缺点还是优点?没有高职位、高收入、帅气的脸庞、好身材、好人缘、豪宅与名车…?答案就在你我的心中。
人的幸福是比较来的。
这让我想到新书「我有问题问宪哥」活动中,有位读者问了:「同事勾心斗角,妳当她好友,她却在主管面前批评你,论是非」,我用以下小故事答覆该读者。
课后的晚餐
一月的课不多,淡季的我落得轻鬆,但这个晚餐可不轻鬆。
企业内训下课后,晓佳请我吃饭,她想跟我聊聊,这几年跟她们公司的课程不少,我也不太好婉拒,只希望不要跑太远,附近吃吃简单就好。
我本来以为要聊课程,我问:「课程还好吧?有没有需要我改进的地方?妳可以直说无妨。」
晓佳:「很好啦,不用改,过完年还要继续排课开班,宪哥不要退休啦!」
老实说我很怕这种单独与异性吃饭的场合,若被熟人撞见常徒增不必要的困扰,心里才想着要赶快离开,没多久话题一转,晓佳谈到她另一位同事美珍。
她跟美珍很要好,年纪学历都很相似,公司里面都称呼她们是「人资两朵花」,但朋友转寄的一则 LINE,让晓佳与美珍的好友谊彻底崩盘。
没必要这样对我
晓佳或许被美珍在脸书设在「点头之交」,有些讯息是看不到的。美珍在脸书上大肆抨击晓佳「很会拍马屁,专讨主管欢心」,加上晓佳内部人际关係极佳,积极主动,工作能力强,人漂亮外型抢眼,美珍或许有些吃味。
导火线是去年许多系列课程办得很成功,晓佳在内部庆功宴中发表感谢词,感谢了许多人,就是独漏在人资部负责薪酬的美珍,美珍很介意。
我:「虾毁啊?这样也要介意喔?」
晓佳:「我不是故意漏掉她的,我在台上讲话会紧张,想到谁就感谢谁啊」。
美珍已经几个礼拜不跟我一起吃中餐,我也不知道为什幺,直到我收到朋友寄来的 LINE,我才恍然大悟。
知道太多事,真的好吗?
3C 社群工具发达,人有比较快乐吗?沟通有效率之后,上班族幸福吗?我是小老百姓,真的需要每件事都知道吗?
一月去上了不动产经纪人回训课程,一个 30 人的教室里,不知道是大家的习惯,还是无视他人存在,LINE 噹噹噹不停的响着,老师不说话,我身为学员也不好说什幺,好似 LINE 噹噹噹才表示自己生意好似的。
看到柯文哲新市府小内阁每个官员的 LINE 群组里,每天都有回不完的讯息,到底是人民之福?还是会搞死官员?是时代变了?还是只有自己的心态没变?
我的脸书上有 5000 个朋友,还有约 3500 人追蹤,我要是真在乎每个人对我的看法,抑或是他们每天的动态,那我还活得下去吗?
回到晓佳,我跟朋友吃饭,一向只论事不论人。她若要跟我讨论课程,我很乐意,但若要我评论美珍与她之间发生的事,我不是神,也无能力评论,只想给几句我个人对职场关係的建议。
朋友就是朋友,同事就是同事,朋友最好不要当同事,同事不要自以为是当朋友,朋友应该是长久的,同事可能是一时的。
也许有些朋友不太同意我的论点,我认为上班族大部分是来做事的,要来公司交朋友或攀炎附势维繫有些勉强的人际关係,真的大可不必, 维持基本的人际往来即可,应该多用工作能力适时展现自己 。
能找机会跟美珍澄清最好,若不行,那就让时间来证明吧。我建议晓佳保持一点点的虚伪与适度隐藏自我,才是职场制胜之道。
最后我送她一席话,叔本华曾说: 「谦虚,对才华无奇的人是诚实,对才华绝顶的人却是虚伪。」 然而,职场上有才能者过于积极主动,多半不为同事所容,才华绝顶者反而需要适度「虚伪」,才能在职场生存 。
朋友们,很多事过了就一笑置之吧!谁喜欢你,谁不喜欢你,真的不用知道太多, 忘性好的,永远比记性好的还快乐 。
我时常看无线新闻台,24 小时的新闻大杂烩,比不上以前老三台的国内外重点摘要,知道谁家小猫被虐待,谁的行车纪录器拍到了什幺,真的很重要吗?
知道自己要什幺,这才重要,职场与人生都一样 。
延伸阅读:
亲爱的同事你怎幺连说话都不会?讲「知道」跟讲「做到」是两码事
想坐到高阶主管,你具备化解同事间冲突的「神救援」能力了吗?
蠢同事有害健康!疯传 10 年报导指出:「跟笨蛋共事易得心脏病」